健身运动9大误区
误解一:跑步是好的健身方法
没有哪一种健身方法是好的,对青少年来说,应尽可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追求“好”,可能是想取得效果“快”。求快也是一种误解,取得健身效果需要时间和耐心。
误解二:如果你不是每天一小时,每周5天锻炼,做什么都白做
不要相信这种偏激的理念。事实上,即每天坚持锻炼一点点时间,也会有很多益处。研究表明,每周两三次半小时的行走就能明显减低心脏病的发病率、降低血压,缓解压力以及增强精力和免疫力。
误解三:只要你小心注意,锻炼前不做热身运动也可以
大错特错!训练前后轻柔地伸拉及放松肌肉,能防止多种严重运动损伤的发生。
误解四:节食就能控体重
并非如此。超过90%的靠节食减轻体重的人会反弹。节食只是暂时少吃,并未改变你的饮食习惯,。应建立科学的饮食习惯并要记住,真正能减轻体重的是长期的体育锻炼。
误解五:没有疼痛就没有收获疼痛是身体出现问题的信号。
锻炼过程中感到疼痛应减低减慢运动,直到停止锻炼。要发达肌肉,增强耐力,多少应该经受些不适,但那决不是疼痛。
误解六:热敷可使损伤处痊愈快些
运动损伤(如脚踝损伤)之所以疼痛,是因为伤处出血及肿胀,热敷会加速血液循环,只能导致严重出血及肿胀。正确处理是损伤24小时内冷敷(如冰块),24小时后用热敷来减轻疼痛和肿胀。
误解七:猪(牛)肉是很好的赛前食品
肉类有利于肌肉生长肉类含有大量蛋白质,但在加速提供能量方面效果却很差。理想的赛前食品是含糖量高的食物(如面食、土豆、面包等)。糖分是好、容易利用的能量。另外,赛前饮食并非那么重要,因为你今天运动需要的能量是以你昨天的饮食为基础的。
误解八:好的锻炼时间是清晨
好的锻炼时间并非只有一个。好成绩的锻炼时间是你有锻炼欲望并符合你的时间安排时。有些人喜欢以晨练开始新的一天,而有些人认为一天工作结束后锻炼是重新获得能量和放松的好方法。
误解九:每天锻炼身体的同一个部位能快增强力量
错!每天锻炼身体的同一部位能快造成损伤。要增强力量,应该让肌肉训练至疲劳点,接下来给这些肌肉一天的时间去休息、恢复。过度锻炼会引起肌肉拉伤及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