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跑步机的历史演变、功能介绍、注意事项、选购指南等方面介绍了一些关于跑步机的知识。在这期间,不断有网友询问跑步机品牌的选择,今天我尝试以一个局内人对这个行业的理解来说说跑步机品牌的那些事。
再次声明,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冒犯或错误,请大家谅解。
跑步机属于室内有氧健身器材类别下的一个产品,从实际功效和销量上看,无疑都是健身器材中流行的。但是,比起手机、电脑的普及程度和厂商的宣传力度,那可真是九牛一毛,是一个想当小众的产品。正因如此,普通消费者很难根据一个品牌去判断产品的特性。这里我们不强调品牌好坏,因为每个厂商都有特长和缺点。要选择一台适合自己的跑步机,除了提前了解相关知识,好还要咨询一下专业人士。
想了解跑步机品牌,就不得不说健身器材产业的发展史。我分为四个阶段来描述。
(一)上世纪70年代初,和加拿大出现了很多健身器材厂商,他们经历了健身器材的诞生、发展,低谷和高峰。1977年成立的ICON FITNESS(爱康公司)是目前销量的健身器材公司,旗下有NordicTrack、Pro-Form、Weider、Healthrider、Freemotion Fitness、Image、Weslo、Reebook Fitness、Gold’s Gym、iFit等品牌。可以说,他们几乎垄断了北美的健身器材市场。
(二)上世纪70年代中期,欧洲人看到了健身器材产业的发展潜力,也开始效仿人的做法。在英国和意大利,有厂商开始模仿产品,于是,欧洲也诞生了批健身器材生产商。这其中,又以1983年成立的意大利品牌TechnoGym(泰诺健)和70年代开始健身器材设计的西班牙品牌BH(必艾奇)为出名。
(三)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原本只为欧美品牌生产健身器材配件的台湾厂商,也开始承接成品订单。随后,更以自己的品牌开始进行行销。1977年成立的SportsArt(时保雅)和1975年创立的Johnson(乔山)是其中的佼佼者。
(四)上世纪90年代初,考虑到成本因素,众多欧美和台湾品牌开始在大陆投资设厂或直接下成品订单给大陆厂商。就像之前的文章提到过的,90年代初-2000年之前国内的工厂大多以承接外贸订单为主。比如1989年成立的万年青(WNQ),1991年成立的澳瑞特(Orient)等。2000年过后,随着国外市场的低迷,中国的快速崛起,国外的健身器材品牌开始流向消费力急剧上升的中国市场。与此同时,凭借着外贸贴牌订单积累的生产制作经验,国内自主品牌(比如开普特、汇祥、奥玛等)开始浮出水面,那时候还是靠传统的线下经销商销售为主。到了2003以后,随着淘宝、京东的出现,很多国内厂商,特别是江浙沪一带的工厂,抢占先机,开启了健身器材的电商模式。这其中的代表品牌有亿健、启迈斯、优步等。
就像其他产品一样,跑步机也逃脱不了Made in China的宿命。目前在市面上能买到的家用跑步机,不管是哪个地区的品牌,基本上都是中国制造。从制造水平、功能设置上,国内很多厂商都达到了品牌的标准,从营销上,国内品牌更接地气,从品牌附加值上,每个品牌之间的差异化并不大。所以以上提到的欧美和台湾品牌很难在中国抢占更大份额的市场。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从品牌差异化的角度去选择跑步机就无从下手呢?下面谈谈不同地区品牌的特性,也许对你的选择有所帮助。
(一)品牌:人讲究的是实用,强调功能丰富,满足不同锻炼需求,偏向于进阶跑者。适合有跑步经验或注重持续锻炼的用户。
(二)欧洲品牌:欧洲人注重产品外观设计,时尚和前卫是他们的追求。符合这些特性的用户可以考虑欧洲品牌。
(三)台湾品牌:台湾人的严谨和对产品细节的追求是出了名的。他们的产品经得起推敲,在做工方面值得信赖。务实的跑者应该可以从台湾品牌中挑选到适合的跑步机。
(四)大陆品牌:我将大陆品牌大致分为以下四个区域品牌,这里指的是区域内厂商的产品特性。
1. 广东品牌:受欧洲品牌影响较大,产品设计秀气灵巧,与家居装饰配合度较好。
2. 福建品牌:受和台湾品牌双重影响,产品较为实用。
3. 江浙品牌:产品设计较为中庸,概念营销,价格低廉。
4. 山东品牌:产品设计较为粗犷,健身房级别产品较多。
我们从健身器材的发展史,跑步机的品牌特性分析了目前国内跑步机品牌的状态。目的是为了给大家一个方向,并无任何具体的购买指南。除了品牌,购买一台适合自己的跑步机确实还需要考虑多方面。我们希望你在微社区“跑友汇”留下你的话题,告诉我们你关心的关于跑步机的问题是哪些。我们尽力解答,力求做到一对一服务,帮你选到合适的跑步机。
免费2D/3D健身器材摆放效果图,免费健身房器材配置方案及报价,免费上门测量!
免费提供健身房器材解决方案及报价
请填写您的电话号码,点击免费通话,稍后您将接到我们的回电!
您填写的电话号码为空或者不正确!